服务器平台经过核心CPU技术上的改进,使得性能和能耗有了更加符合云计算环境平台的要求,从务实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关心的是,企业如何将“云”用到自己的业务上,甚至重新组织企业运作?当技术已经进步时,如何对付新设备的挑战,以及陈旧甚至不兼容设备带来的麻烦?在当前变化的环境之中,业务与应用相结合?为此,服务器产品的变化引领数据中心的全面推广。
而随着云计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灵活扩展的数据中心可能更倾向于向云迁移。服务器新技术的应用将帮助数据中心变得更加环保,更加虚拟化,与云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融合。尽管这些变化能为数据中心用户提供很多潜在的好处,但在迫使数据中心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从而来更好满足需求和提供服务。
大型机成云基础平台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IBM当仁不让的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自2010年8月IBM推出的“天工计划”以来,依托在Power710和730服务器平台上的开发支持,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需求,IBM充分整合硬件、软件、服务和技术支持及培训部门的资源,将使这一软、硬件结合的服务器成为云计算的基础平台,让用户从第一个应用开始就能轻松步入云计算。
而采用IBM Power7服务器的“沃森”计算机赢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机智力问答比赛的冠军,这充分体现了POWER7打造的智慧系统,所具备的海量计算与实时分析工作负载优化系统的独有优势。而“天工计划”的推出,正是有机结合了POWER 7系统及IBM软件的领先优势,将POWER服务器商用化全面爆发。
Power基础架构云解决方案
同月,IBM正式推出了全新的Power基础架构云解决方案―Power Cloud-Box。作为2011年IBM在云计算领域的首个重要发布,全新的Power Cloud-Box将充分发挥Power Systems企业级应用平台创新性能,并结合IBM强大的系统软件及云实施服务“PowerCare计划”。
Power Cloud-Box由性能卓越的Power高性能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资源池,通过业界领先的PowerVM虚拟化技术,结合云计算基础平台管理软件Systems Director VMControl(以及CloudStarter),实现云计算智慧的服务提供方式,具有无限制的虚拟化能力、无间断的业务弹性、无与伦比的绿色特性、高效的自动化管理能力,可以通过IBM TSAM云计算管理平台,提供计费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管理以及用户自服务功能,是一整套工作负载优化的智慧系统。
智慧的转型
如果说3月份是IBM的智慧展示不为过,从Power Cloud-Box平台发布到智慧的转型,蓝色巨人IBM可以说充分展示出自身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导能力,自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的地球”理念以来,IBM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利用创新技术提供给用户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国产厂商为“云”而变
随着“云计算”掀开IT产业第四次革命的大幕,并非仅仅是国际厂商在云端进行设备和战略上的变化,3月24日,浪潮正式推出首批基于飞腾CPU的通用服务器产品,此次推出四大系列七款机型,实现了从整机架构、核心部件处理器到操作系统的全自主化研制。
飞腾处理器的浪潮服务器产品
据悉,浪潮发布的该系列产品,涵盖了单路塔式、2U两路、1U两路及刀片服务器,基于飞腾处理器的浪潮服务器产品,包括2U双路机架服务器NF5220F,定位于中型数据库和业务系统,对磁盘I/O扩展有需求的用户;另外,NX580F是一款刀片产品,主要面向高端的云计算和集群环境,其8U机箱内可以安装10个刀片服务器,为客户提供近40个CPU的计算量。
此次产品的推出,不仅体现在自主产品上的创新,同时也是国产化服务器在云计算基础架构层的一次关键性的产品布局,为在数据库商业应用、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发展提供平台保证,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化产品应对云计算市场化进程。
作为国内云数据中心的领军厂商,曙光依托HPC硬件上的优势展示3月份更换新标,掀开了曙光迈向国际化的新篇章。此次启用新品牌标识并非是一次简单的标识更换,而是曙光公司向国际化企业转型战略深化的需要。曙光要立足本土,从“服务器硬件提供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转型,“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宣告了以设备为中心计算时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以互联为中心的计算方式。
作为国内第一家有效实施云计算的厂商,曙光公司在“科技计算未来”的基础上提出“计算决定未来”的品牌价值主张,体现了其在全球化视野之下对服务器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表达了其在“云计算”领域的雄心壮志。
编外话:数据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系统平台的改进,同时全面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提升创新能力,应对当前变化的环境,有效地把业务与应用相结合。不论是智慧的转型,还是立足本土拓展云计算业务,离不开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