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越变越小,分布也越来越广。现在,它们开始逐渐消失,但你却能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连接到它们。”这句话非常简练的描述了计算机未来的发展。
目前,网络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未来全世界只有五台计算机,Google公司一台,IBM公司一台,Yahoo公司一台,Amazon公司一台,微软公司一台。但这不妨碍你遨游“云端”,因为云计算将会把一切变成现实。
自Google公司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为争夺潜在的市场份额,一些千亿级企业都相继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IBM公司推出了“蓝云”计划,着手在全球数个城市建立云计算中心;Amazon公司在原有的EC2(Elastic Compute Cloud,弹性计算云)业务基础上提出了Amazon Web Services(亚马逊网络服务),全面进军云计算;SUN公司宣布了“黑盒子”计划,苹果公司推出了名为“Mobile Me”的云计算业务;惠普、英特尔、雅虎、戴尔等公司巨头也纷纷进入云计算市场。
当云计算发展至2009年,从原来莫衷一是的概念,到现在相关企业提出的落地方案,这一年,在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就中国市场来说,云计算市场的发展潜力更让人关注,正如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在“2009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所言:“在将来五年十年,随着手机、上网本等新的多元智能设备,全球60亿人都可以受益。过去IT中心是在美国,在欧洲,现在重心转移到中国在内的亚洲。”
2010年,随着各大企业在加大投入,以及推出新的云计算发展计划,将会上演一场群雄逐鹿、问鼎中原的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是在谷歌、IBM和微软等公司巨头之间,还有已加入战争的思科、惠普等国内外公司。可以预见,2010年将迎来云计算时代。
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曾认为,云计算只是当前IT业界出于商业目的所追捧的广告词。还有些人认为,云计算技术就是基于互联网的计算;云计算时代客户端同样重要;云计算就是“软件即服务” 虽然业界对于云计算概念的定义和范畴莫衷一是,甚至有人质疑云计算技术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是“皇帝的新衣”。
然而,经过2009年的发展,云计算从概念已走向实践。就此,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认为,如果说以前的云计算还停留在概念和想象层面,停留在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计算资源的描述上,那么,2009年云计算的重点已开始从概念走向实践。
据了解, IBM公司已与山东省东营市政府签署“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构建“智慧东营”,进而推动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微软公司也联合杭州软件园通过动态数据中心的概念,在私有云上提供在线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的服务。
实际上,在2009年云计算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实践,检验其发展的可行性,让漂浮不定、模糊不清的“云”清晰地呈现在普通用户面前,让他们真切感受“云”不是那么遥远。然而,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云计算也是如此。
传统IT行业之殇据
相关预测,云计算一旦形成规模并投入使用,将会给人们提供全新的消费、生活模式。同时,对传统IT行业也将带来巨大的影响,人们不再关心软件是哪个公司生产的,正如人们不关心现在的邮箱是哪个网站的邮箱一样。即便不具备编程知识的人,也会操作软件编辑,制造适合自己的软件。
就此,中国工程院和欧亚科学院双院士、著名计算机工程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教授认为:在云计算时代,电脑硬件、输入设备、软件等传统的IT行业的业态将发生巨大改变。那时,如电脑、电视、摄像机、手机等现代数码设备的功能将逐步融合,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的“四不像”将产生。而且,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也将会很快消失,而被一些多功能终端设备取代。
与此同时,与传统IT行业相关的技术链也将消失,如按时设计服务管理项目、小型及老式云计算、二级企业软件等。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就如同90年代早期的多平台应用工具一样,当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后,这些工具也很快被取代。
“云”与“框”之争
继google公司提出“云计算”之后,百度公司作为中国本土企业,提出了“框计算”这一概念,欲与其分庭抗礼。
据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介绍,“框计算”旨在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服务,是一种最简单可依赖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用户只要在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应用或内容资源提供商处理,最终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人们基于互联网的所有应用需求只需输入“框”中就可以直接得到满足。例如,最早人们在百度“框”只能检索互联网上的网页信息,但现在,词典、计算器、日历、地图、列车时刻查询等简单应用已能通过百度框直接运行,视频、杀毒、游戏、购物、理财等互联网应用在未来也将逐步被“框”直接启动后提供给用户。
实际上,“框计算” 强调前端用户需求的研究和响应,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互联网服务;而云计算强调后台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IT基础设施的配置。
据资深网络策划人温浩溟先生指出,百度公司“框计算”与其着力研发的“阿拉丁计划”是百度公司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标志,百度公司从此告别与google公司亦步亦趋的跟随者身份,开始以自主创新的姿态与google分庭抗礼。总体而言,“云计算”和“框计算”都言之成理,自成一派。
与虚拟化的融合
虚拟化正在重组IT产业,与此同时,它也正在支撑起云计算。有人认为,如果把云计算单纯理解虚拟化,其实也并为过,因为没有虚拟化的云计算,是不可能实现按需计算的目标的。云计算使得应用软件脱离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如现在Amazon公司所提供的Web服务就是基于大规模云为基础的虚拟化应用。
据IDC预测,虚拟化的市场规模会从2005年的5.6亿美元成长为2009年的27亿美元。另据Gartner预测,一直到2012年,虚拟化都将成为改变IT架构和运营的最重要的力量。毫无疑问,数据中心虚拟化仍然会成为第一市场,其中应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I/O虚拟化以及最终用户的虚拟化,称之为端点虚拟化都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2009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五届虚拟化会议暨博览会”上,有专家认为,面向私人或者企业的云计算,将会率先发展起来。与面向公众的云计算相比,企业云计算在可信性、安全性等棘手的问题上,更容易得到解决。从技术发展上看,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成熟,以及企业集中计算模式的普遍采用,通过一个集中的数据中心面向企业以及分支机构,提供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信息化支撑系统,其时机已经成熟。
未来:一个时代的到来
云计算将在未来几年进入蓬勃发展期。根据IDC最新数据显示,云计算服务将在2013年达到整体IT消费的10%,年收益高达442亿美元。在5年内,云计算服务的增长态势将十分强劲,平均年增幅达26%,是传统IT行业增长速度的6倍。
同时,IDC预测未来四年中国云计算将产生1.1万亿元的市场。云计算将在未来15到20年内成为影响整个IT行业的关键性技术。从2011年到2012年云计算在技术领域的净增长率将达到25%,从2012年到2013年实现净增长30%。目前增长缓慢的原因是由于云计算还处在早期的推广阶段,一旦超越了这个阶段,云计算将实现飞速增长。
因此,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期云计算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巨大变化,但随着这一运动的不断推进,不管是作为消费者,还是商业人士,都可以感受到云计算带来的巨大变化。首先,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来说,云计算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他们可以借助云计算在更高的层面上和大企业竞争。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云计算意味着硬件之死。至少,那些对计算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中小企业,不再试图去买价格高昂的硬件,而是从云计算供应商那里租用计算能力,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经济进行更多的业务创新。
私有云才是标志
与许多类似的产业技术革命一样,云计算正在推动不同产业改变原有的模式。正如惠普公司首席战略技术官谢恩 罗宾逊(ShaneR obISon)所说的那样,IT技术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虽然这一转折仍处于早期,但它将最终改变我们获取信息、分享内容和互相沟通的方式。这一全新的浪潮将由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所驱动:企业或个人将不再需要在电脑中安装大量套装软件,而是通过Web浏览器接入到一种大范围的、按需定制的服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云服务”。当这种转变日趋加速时,IT行业将会在引领用户体验方面发生根本性的飞跃。
实际上,云计算一直在不断地发展,而且企业级公有云也早就有,例如SaaS。但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SaaS依然处在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包括价格问题、部署问题、安全问题等。从这里可以总结出一点,企业对基于纯粹互联网的服务心存疑虑,如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
如何要让企业对公有云有所依赖,仅仅依靠邮箱、在线文档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企业当前关键应用的核心,以及出现针对企业的特色应用。所以,通过企业已建起的基本完整的IT应用系统,将云计算的特点逐步渗透其中,体现和发挥云计算的优势,这时私有云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何谓私有云?这是相对公有云来说的,首先私有云也是云计算服务,也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服务,但是他又是私有的,是针对一个企业/行业客户单独构建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云平台、云服务由企业或行业所有和控制,因而也就能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
据专家认为,私有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安全性、服务质量、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可以和现有的IT系统无缝集成,从基于局域网的本地系统向云计算平台迁移,让企业在拓展业务的同时,逐步引入和体验云计算应用,不仅投入产出比高,而且没有任何风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云计算的成功标志取决于私有云的成功应用。
因此,在未来不久,云计算就会掀起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将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和商业模式带来重要变革,同时,还将彻底改变计算机、互联网、电信和传媒的现有格局。对于企业用户而言,云计算的兴起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企业用户需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根据市场的需要,提出具有创造力和技术含量的服务,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
2010年是“云元年”
据Gartner表示,2010年是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在2009年举办的“2010年企业应将哪些重要趋势,纳入他们的策略规划,甚或电脑系统中。”Gartner提出了十大发展趋势,其中云计算名列首位。这从各大企业巨头的战略部署,就可以窥见一斑。
谷歌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表示:云计算将所有的信息都放到服务器中,有了高速网络,人们便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终端设备来使用 这是行业的发展方向,是谷歌公司2010年的战略核心。而微软公司也不示弱,宣布2010年把将Windows Azure云计算操作系统部门、Windows服务器与方案部门将合二为一,共同组建服务器与云计算部门。同时表示:“此次部门合并在策略上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资源,组建一个统一的团队可以更好地关注于为消费者提供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英特尔公司软件部门也将2010年的业务核心锁定在云计算上。英特尔亚太区合作伙伴关系与战略业务发展总监何淑芬曾表示:2010年英特尔公司的软件业务将以嵌入式、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在线软件商城等为核心。目前,英特尔公司已和用友、卓望等公司完成了云计算构架的合作,而刚刚推出的用友伟库网和卓望云计算平台就是这两家公司推出的云计算应用。
而云计算中竞争最激烈的就是协作平台。IBM公司在2009年的LotusPhere大会上将Bluehouse重新命名为LotusLive,并认为云计算是其Lotus软件在线协作部门的主要发展机会。IBM Lotus软件在线协作部门副总裁Sean Poulley表示,对于未来在云计算市场的规划, 2010年IBM公司将在云计算市场作出巨大投入,包括收购、进行新产品研究和开发以及产品交付。
由此可见,2010年各大企业将展开一场硝烟滚滚的争夺战,实现自己在云计算市场中的霸主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2010年是战争开始的一年,也是云计算的发展“元年”。
- 相关阅读:
- ·微软智能云发布Azure备份:教你怎么做
//server.zol.com.cn/559/5599774.html - ·宿州的新名片:云计算下的智慧城市发展
//server.zol.com.cn/559/5594468.html - ·宿州携手华为企业云 掀开发展新篇章
//server.zol.com.cn/559/5591998.html - ·携手华为云 宿州掀开大数据产业新篇章
//server.zol.com.cn/559/5591852.html - ·为云创新 ThinkServer RD550服务器评测
//server.zol.com.cn/557/557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