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公司近日推出了其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一代负载均衡系统DLB V3.0。该系统是一套面向松耦合结构的服务器集群所开发的负载均衡系统,针对证券、金融、企业、高校、门户网站及ISP/ICP、电子政务等行业用户的不间断业务需求而设计开发,采用网络地址转移和直接路由两种灵活的转发机制,有效解决了行业用户网络负载不平衡,带宽资源无法得到最佳分配的瓶颈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增大,单一设备无法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量。在此情况下,如果放弃使用现有设备去做大量的硬件升级,将造成既有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再面临下一次业务量的提升时,又将导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成本投入,甚至性能再卓越的设备也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量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应用开发层出不穷,以至网络上的业务流量突飞猛进。即使当初网络建设得再超前、配置再合理、资源再优化,却仍然会感到“网络建设总是赶不上应用需求的步伐”。尤其是针对网络的核心层,其数据流量和计算强度之大,使得单一的设备根本无法承担起重任。因此,很多行业用户采用了服务器集群构建系统平台,随之,负载均衡系统作为一种有效平衡节点机计算资源和保护既有投资的手段因运而生。
经过前期的技术探索,目前负载均衡系统已经日趋成熟,曙光新发布的DLB V3.0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系统提供网络地址转换和直接路由两种转发机制,支持基于内容和基于IP的负载均衡调度。与同类负载均衡系统相比,曙光DLB V3.0具有高效性(最大连接请求数超过100000/秒、吞吐量超过2.5G /秒、真实节点性能线性增长比率达到98%)、安全性(采用SSL和HTTPS协议、身份认证、日志查询、审计、应用服务透明)、扩展性和高可用性(服务器池无限可扩展、与曙光双机高可用系统DHA V3.0 联动,及时切换僵死进程,保证服务运行不间断)。
曙光DLB V3.0在保证了每台服务器对外服务的独立性与安全性的同时,使得多台服务器或多条链路共同承担一些繁重的计算或I/O任务,从而以较低成本消除网络及I\0瓶颈,提高网络及事务处理应用的灵活可靠性,并极大保护了用户前期投资,减少了TCO值。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信息服务、商业计算、电子政务、流媒体应用等领域。通过与曙光双机高可用系统(DHA)的结合,为应用服务的全天候不间断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业界专家认为,创新的架构体系和低成本高可用性是吸引金融、证券、企业、高校、等用户选择DLB V3.0的最大卖点。
曙光研发中心总经理曾宇表示,对于服务器集群而言,负载均衡已经成为迅速普及的一种策略,它能让多台服务器或多条链路共同承担一些繁重的计算或I/O任务,从而以较低成本消除网络带宽及I\0瓶颈,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DLB V3.0采用两种灵活的均衡机制,可以智能识别整个系统内的负载情况,自动均衡各个节点机的压力。同时,他表示,目前该系统在国内厂商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已经在贵州省贵阳国土资源局、重庆师范大学信息中心等若干行业用户中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