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造中国服务器这个产业,浪潮用了将近10年时间。” 浪潮总裁王恩东感慨道。1993年,浪潮推出了国内第一台服务器SMP2000开启了中国服务器产业的大门。 王恩东把1993年到1995年的这个阶段总结为中国服务器产业的产品化阶段,主要完成了技术与积累。从1996年持续到1998年,国产服务器开始进入产业化的准备阶段。浪潮1996年承担起了“国家863计划”中“国产服务器推广和应用”的项目。在从1999年开始,国产服务器进入到市场化、规模化运作的突破阶段。王恩东回忆说,这个阶段,从市场方面来说,用户的范围已经超出了金融、电信等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行列中来;国内的厂商日益认识到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其中浪潮推出了“英信”的亚品牌、实施“北上战略”并随后成立了浪潮北京公司,形成了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市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2001年,浪潮宣布投资20亿,专门从事服务器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并确立了“专注化”和“一体化”的战略,整合内部资源,专注于商用计算领域,以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2002年,浪潮发布的单路新至强服务器——浪潮英信NP120成为一个标志性产品。
应用催生“黄金时代”
2002年,系列“金字工程”的迅速启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等,都大大促进了中国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正逐渐提高,据统计,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80%以上的企业设立了主管副总裁或副总经理;另一方面,行业信息化建设正向纵深发展,信息化的投资也由“盲目跟风”转向“脚踏实地”,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正进入一个新应用的全新时代,对于IT厂商的要求也从简单的产品采购和笼统地解决方案走向产品和解决方案贴身定制式的需求。众多IT厂商面临着市场格局与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一个全新市场机遇。
在信息化进程新时期,可以看到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产品的服务器,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产业历史转折点。一方面,国内的服务器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如金融、电信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老行业”中,在这些关键性应用的行业里,对于服务器产品要求的标准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如今随着国内厂商自身技术实力的增强、研发水平的提高、解决方案能力的升级,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这些行业用户的要求。浪潮的服务器产品,已经被黑龙江工行、山东证券、山西移动、宁夏移动等单位大量使用在关键应用上。这不是用户对服务器产品要求的标准降低了,而是像浪潮这样的国内厂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水平提高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用户日益提高的标准。另外一方面,随着信息化建设广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走上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因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但这些行业分布广、需求多样,“专家”型的服务器厂商更能够为不同行业的用户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优质的产品、适用的方案、完善的服务、合理的价格,满足这些用户的多样化、定制化的需求。新的行业需求造就的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国内服务器厂商的市场。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技术门槛与信任门槛的跨越,将为中国服务器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弹性部署”打造浪潮服务器未来产业
4月15日,浪潮服务器发布了基于用户应用的未来浪潮服务器全新战略“弹性部署”。浪潮认为,“弹性部署”战略的核心是:整合智能化管理软件、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底层硬件系统以及模块化横向扩展的技术接口,用户能够随时根据应用需求对服务器系统包括高速互联单元、计算单元、存储单元、通讯单元等进行便利的调整与扩充,使服务器系统的整体性能与用户的应用需求全面匹配。按照“弹性部署”构建的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最符合业务应用需求的信息处理能力,而且可以节省采购和系统性能调整时的资金支出。
说到“弹性部署”,浪潮北京公司总经理王恩东解释说:“顾名思义就是让用户在使用以服务器为核心的后台支撑系统时,从硬件到软件部署,都有足够的弹性,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对后台系统进行便利的裁剪、资源重新分配与扩展。浪潮的这个战略就是要让用户只享受服务器带来的好处,不会有技术等方面的麻烦。”这种弹性表现在部署、维护、升级等各方面的“弹性”。无论是海量数据处理还是中小企业的事务处理,都会随时面临要根据应用需求变化调整系统性能使之与应用密切配合的问题。“弹性部署”采用模块化、横向扩展的方法,提倡采用专业产品,在专家服务队伍的支持下,能够随时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对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之随时都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天梭TS20000击穿“天花板”
2003年4月15日,浪潮发布了代表中国计算机产业尖端技术水平的产品——浪潮天梭TS20000。浪潮天梭TS20000是弹性部署战略指导下、基于“大协同”体系架构开发的高端商用服务器系统,其系统体系结构以高性能互联网络HCC为核心,连接计算单元CU、存储单元SU、网络通讯单元IU,通过系统中间件、系统软件、应用中间件、应用软件,向系统的管理者、系统软件的开发者和系统的用户隐蔽系统的结构,基于高性能互联网络提供高可扩展的网络I/O、存储I/O和进程间通讯机制。天梭服务器系统既可用于Web、VOD、E-mail、数据库等商业应用,又为汽车碰撞分析、数值天气预报、油藏分析和油藏模拟、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等高性能科学计算应用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计算平台。
浪潮服务器技术总监胡雷军介绍,天梭20000高性能服务器是最小配置16单元的系统,包含64路“安腾II” 1G主频/3M L3缓存处理器,具有超强的处理能力,互连系统采用10G高性能交换技术,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单元间的通讯带宽和系统单元的I/O带宽,降低了系统单元间的通讯延迟,完全达到了大规模、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商用高性能服务器系统的技术标准。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天梭TS20000可以扩展到1024颗处理器,系统对外通讯带宽可达到12G,存储系统带宽可达到8G,大大高于当前的RISC系统。
“浪潮天梭20000”目前已经可以运行两种主流的数据库和主流中间件,并且能够很好地运行大规模并行Web系统。经过初步测试,“浪潮天梭20000”在大规模商业应用环境中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在16单元64颗处理的最小配置下,系统每秒可以处理约50000次Web网页链接请求,每分钟可处理8万封邮件,数据库访问能力可达到每分钟48万次联机访问请求。并且系统在测试中表现出非常好的可扩展性和系统效率,系统性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单元数增加而线性增加。在高性能科学计算领域,天梭20000基本配置系统峰值计算能力超过2000亿次,最高配置系统的峰值计算能力更可达到4万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