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网设计原则:
1.1设计原则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服务。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实际,本着高效、适用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网建设。要严格规范校园网建设及相应的软件开发标准,确保信息化校园的整体建设规划和管理要求的落实。
校园网建设应做到培训在先、建网建库同行、重在应用。切实做好学校教师、技术与管理及行政人员的不同层次的培训,形成一支能使校园网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的应用队伍、教学软件开发队伍和能保证校园网正常持续运行的软、硬件管理队伍。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教育教学软件,建设信息资源库,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使用效益。
在建设校园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设备,继续实施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并努力将TCP/IP网络与原有闭路电视网和广播网紧密结合,保证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应用。
1.2功能目标
一个完备的校园网,应在教师备课教学、学生学习、教务管理、行政管理、图书资料管理、资源信息、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辅助、支持功能,并通过与广域网的互联,实现校际间的信息共享及与因特网(INTERNET)的连接,通过与宽带数字卫星相联,实现远程教育,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
1.3技术指标
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国际通行的TCP/IP协议,并达到以下目标:
先进性
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采用市场覆盖率高、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实用性
建网时应充分考虑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设备效益,要保证系统和应用软件全中文界面,且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兼容性强,使用户最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
开放性
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
适应性
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和强壮性,方便管理和维护。
可扩展性
网络规划设计要满足校园不断发展的要求,还要满足因技术发展需要而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求。
可靠性
具有容错功能,能满足学校所在地环境、气候条件,抗干扰能力强,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
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安全性
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防止数据受侵击和破坏,有可靠的防病毒措施和阻挡不良信息进入的措施。
经济性
着眼于近期目标和长期的发展,选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最佳性能组合,利用有限的投资构造一个性能最佳的网络系统。
二、校园网功能描述:
2.1 教学方面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讲解,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品质,促进教育水平提高;
提供高速、方便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手段;
提供远比书本知识更为广泛的内容,扩大学生与外界的联系,开阔视野,增进交流;
发展远程教育,克服地域和学校规模的限制,适宜于有分支的教育机构实现资源共享。
2.2 管理方面
统一管理学校资源,如学生档案、教学资料、考试成绩、各种器材等;
实现办公自动化,增强各部门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3 其它方面
除上述两方面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其它多种类型的网络应用,如个人接入(通常用拨号上网)、互联网(Internet)连通等,更充分地发挥网络的优势。
三、校园网功能架构:
校园网从功能架构上来分,大致分为对内部分、对外部分和信息中心。对内部分主要是指校园Intranet,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备课室、电子办公室、电子图书馆和多功能教室的建设,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对外部分包括与Internet的连接、卫星宽带数字网的连接、与其它兄弟校以及上级主管的连接,提供家庭和移动用户的接入服务等;而信息中心则是这两部分的桥梁和核心,担负着整个网络系统的管理和安全工作。
校园网建设远景:
网络的校园
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出现,使我们校园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利用学校计算机网络,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减轻工作量的同时,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处理快速准确的特点,为学校的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在学校的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方面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在软件的支持之下实现网上协同工作。
校园与Internet的连接,是教师面对一个海量的信息资源,大大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和知识面;同时学生接触到的不再是死板的课堂内容,他们可以尽情的遨游知识的海洋。
宽带数字卫星网络更是一种新型技术,它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宽带更快的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实现远程实时教学成为可能。
校园网的建立同时将使得学校的通讯手段发生一次变革,让通讯完全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书信、传真电话、电报这样的概念。它使得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和学生家庭、兄弟学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教育组织机构之间的及时信息交流。
多媒体的校园
计算机网络将使教学模式上有比较大的突破,原来的老师、学生和网络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校园网为学生的探索式学习提供情景和资源,老师只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将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技术融为一体,使得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且形式多变,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率和效果。
智能的校园
一个完善的校园网会将我们的校园变为一个智能的校园,从学生的就餐,教师的考勤,图书馆的管理,只要一张小小的卡片就可完成。校园一卡通采用采用先进的信息集成技术,能嵌入学校正在使用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使分散的各个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了各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资源,真正实现了校园管理智能化。
开放的校园
面向学校上级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开放;
面向学生家庭开放;
面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