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界工商巨头与一个无名企业的距离,有时只有20年。联想集团与蓝色巨人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之间即是如此。1984年,当柳传志与10名伙伴以20万元人民币创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时,或许还不曾想到20年后的梦想成真:2004年12月8日,联想用12。5亿美元收购了IBMPC(个人电脑)。
柳传志,这个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弄潮儿,以不一样的雄心壮志,带领联想人书写了中国计算机领域的经典乐章。
20年,他树起一座里程碑
如果评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商企业,IBM无疑实至名归,它的历史就是一部计算机历史。即便是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联想汉卡,也不过是在电脑里添加的一个小小的零部件。在IBM这棵大树下,柳传志们掘得创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从创业的20万人民币到拿出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联想用了20年;
——从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到成为与国际工商巨头平起平坐的企业家,柳传志用了20年。
“3年前IBM有此提议时,我和柳总都觉得是天方夜谭。”联想集团杨元庆表示,并购IBMPC一事,是IMB先抛出的橄榄枝。双方聘请的都是业内顶级中介公司,全面分析对IBMPC(个人电脑)业务整合的可能性。
这一“蛇吞象”式的交易遭到很多质疑。但经过内部反复讨论和近3年的深思熟虑,柳传志最终下定了决心。2004年12月8日双方签订资产购买协议,根据协议,联想向IBM支付12。5亿美元。其中现金支付为6.5亿美元,另6亿美元以联想股票作价。
熟知内情者指出,收购是一个颇具胆识的战略举措。IBMPC业务除了亏损,几乎能给予联想所有想要获取的要素,包括品牌、通道、销售人员、管理团队、售后服务和技术专利等,而这些都是很难用金钱衡量的。
3年后,联想全年销售额大幅上升,净利润快速增长。2008年,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规模首次挤入《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单。
- 第1页:20年,他树起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