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缓和高性能计算“软硬失衡”
近年来,我国高性能硬件发展迅速,应用也日趋广泛。根据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高性能计算Top100系统的总Linpack测试性能首次突破千万亿次,达到1.01 千万亿次,与国际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而在应用范围上,除了能源、科学计算、政府部门、工业和气象等传统高性能用户的需求持续旺盛之外,动漫渲染、地震、视频计算和网络加速等新兴行业应用热点也不断涌现。
而相比高性能计算硬件的飞速发展,高性能应用软件的开发、优化严重滞后,限制硬件性能的发挥,多数高性能计算集群实际运行效率不足20%。现在几百个节点、上千个计算核心的高性能集群已经开始大量涌现,但是支持500个计算核心以上的应用软件却少之又少,根本无法发挥中大规模高性能服务器的计算能力。
面对我国高性能计算的这种“软硬失衡”的现状,此次中科院超算中心与浪潮的合作将极大缓解这一局面。作为国内最早涉足高性能计算厂商之一的浪潮,联合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具有丰富应用经验的中科院超算中心,将为用户提供涵盖方案支持、运维服务和应用开发优化在内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极大地缓和国内高性能计算“软硬失衡”的局面。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致词
对此,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表示:“真正的高性能计算中心,绝对不应该是花费几百万成百上千万投资购置的一堆高性能设备,更重要的是,如何让高性能计算设备高效运行、有效运维起来?如何真正发挥高性能计算系统的计算力,实实在在提高用户研发效率,这才是硬道理。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像豪华跑车上装载了法拉力的发动机引擎,但一定要匹配能够发挥法拉力跑车性能的变速箱、轮胎等系统设计,才能真正成为一辆好的跑车。”
本文导航
- 第1页:浪潮与中科院签署合作协议
- 第2页:缓和高性能计算“软硬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