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无巧不成书。IBM在推出NEDC(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后时隔一年,于2009年2月开始预热动态基础架构策略,要让其新一代数据中心战略与时俱进。几天后,惠普ProCurve宣布了多厂商联盟计划和新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推出多款数据中心交换机和管理软件。
金融危机下,IBM和惠普这两个数据中心市场上的老对手相继发力,让人们不禁对2009年新一代数据中心市场的前景多了几分期待。
惠普IBM战正酣 国内厂商当绿叶
自马克·赫德入主惠普以来,数据中心市场上便“狼烟”不断,本文开头所叙只是其中的一段小插曲。
近年来,惠普力推NGDC(下一代数据中心)概念,将85个内部IT遗留数据中心整合成分布在全球3个地方的6个下一代数据中心,并使用最新的、标准化、自动化技术。有消息称,在部署NGDC之后,惠普的数据中心每年将减少60%的能源消耗。
2008年惠普成功收购EDS,将数据中心之争推向了一个高潮。而惠普此次收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有力地与IBM竞争。随着新一代数据中心概念的兴起,虚拟化、标准化以及自动化正在成为数据中心领域竞争的关键,而EDS不仅是DCML(数据中心标记语言)大型数据中心运营标准的发起者之一,而且在自动化和灵活性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EDS在整合服务器、软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数据中心关键部分方面经验丰富,这将给惠普带来巨大的好处。分析师普遍认为,在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方面,惠普的竞争力将因此大大加强。至此,惠普和IBM之间在新一代数据中心市场上的竞争全面展开。
在日前举办的惠普ProCure新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发布会上,惠普ProCurve亚太区市场总监AmolMitra告诉记者,惠普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方面包括三点:第一,能够提供无缝的虚拟环境解决方案;第二,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组合出解决方案;第三,能够对所有的应用进行测试,并且把它们集成到一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惠普“下一代数据中心”所倡导的理念就是“节能、高效、简化管理”。
而在老对手IBM看来,“绿色、节能”只是新一代数据中心的一个特征,它把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演进路线分为简化、共享、动态三个阶段,其中“动态”被作为NEDC的最后一个阶段。2008年11月,IBM宣布亚太地区第一家NEDC领导力中心在IBM中国系统中心落成,开始正式推进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在中国落地。刚一进入2009年,IBM又提出了动态基础架构的策略(DI),意在与时俱进,打造“智慧”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过去,IBM所倡导的NEDC着重在帮助企业提高数据中心的效能、通过虚拟化共享基础设施、业务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利用更多智能的设备来存储和处理数据、服务管理等五个方面通过自动化资源分配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如今在动态的需求下,IBM又加入了数据安全和资产管理两部分。
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大中华区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总经理朱明在向记者阐述动态基础架构策略时表示,要支撑日益“智慧”的世界,仅靠数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智慧的地球”的需要,基础架构也要如人类大脑一般智慧。他认为,企业需要像大脑一样的“智慧”的架构,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和业务特性,并掌握信息的形态和进行信息的取舍,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业务发展,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显然,这与IBM如今力推的“智慧的地球”的理念相互呼应。而动态基础架构也被视为“智慧的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表面上看,争先恐后发布新战略的惠普和IBM是在为两种不同的绿色数据中心理念而“战”,前者强调“节能、高效、简化管理”,后者则着意突出“动态、智慧”。其实NGDC也好,NEDC也罢,殊途同归,打造一个低成本的、随需应变的IT架构才是最终的目的。
2009年欲在新一代数据中心市场上施展拳脚的除了上述两家,还有会推出一系列与数据中心有关的产品和理念的思科,以及戴尔,甚至包括不久前展示了未来“第四代”数据中心的微软。至于国内厂商,近两年还只能当“绿叶”。“他们目前还是跟随者,更多是在应用方面创新。与国外厂商相比,国内厂商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力差距很大。”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刘新说。
- 第1页:国内厂商当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