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变得更加智慧,这对中国而言意味着机会。
我不是指人类集体的智商,而是指越来越强大的技术融入我们周围世界的方法。30 年前当我刚开始 IT 职业生涯时,地球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都比不上现在我桌面上的笔记本计算机。
目前最强大的计算机(IBM 的 走鹃超级计算机Road Runner)运行速度为 1.105 petaflop(一个 petaflop为每秒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而在我年轻的时候,第一台计算机还没有诞生呢。在中国,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于2008年9月面世,运行速度为0.1 Petaflop。
速度上的巨大飞跃还伴随着其他同样强有力的趋势:明年某个时候,世界上将有20亿人上网。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群最大的国家(2.75亿,2008年9月),85%为宽带用户。全球有 40 亿移动电话用户,而且他们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容易地获取信息。在这 40 亿用户中,仅中国用户就超过 6.16 亿(2008年9月)。据中国电信科学研究院(MIIT的下属单位)负责人 Yang Zemin 提供的数据,目前(2008年10月),大约有8450万中国用户使用其移动电话登录互联网,占该国网民总数的30%。这反映了巨大的连接能力和交互能力。到2010年末,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将拥有超过10亿只晶体管。而且在两年之内,全球将可能生产出 300 亿射频识别标签。
开天辟地第一回,世界的数字基础架构和物理基础设施开始相互融合了,几乎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物都能够低成本地实现数字联网。
我们有机会在这些成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 的确,利用技术来解决当代某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同时推动下一波经济增长。例如,现在可以很容易地把传感器嵌入各种生态系统中 – 从医院到百货商店,甚至诸如河流这样的自然系统。未来,这个世界将有万亿种互联的、智能的东西 – 汽车、机场、公路、管线、制造商。所有这些东西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数量将是空前的,而且许多东西还是我们今天所无法预见的。先进技术和超级计算机能够把这些堆积如山的数据转变为实际的洞察力。
有了这些能力,您还有什么不想实现的吗?您还有什么系统不打算更具有智慧吗?
我们从配电系统着手。中国仅仅一年的电力增加量就超过了英国的发电量总和。这些容量的大部分是通过烧煤来实现的。要想维持经济增长、保护环境,就必须更精确地使用和配送电力。使配电系统更高效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实现电网智能化。为此,我们可以部署能够让消费者实时监控其电力消耗及其成本的技术,从而让他们更容易地降低电费。而且,通过向公用事业运营商提供在任意给定时刻极度细粒化的电力使用方式视图,我们能够让他们精细地把供需匹配起来。此外,一旦电网实现了智能化,就可以更容易地使再生能源入网。智能电网还能够对服务中断提供更强的恢复能力和响应能力,因为供应商能够及早处理系统面临的压力,而不至于使他们演变为故障。
同样,使我们的运输系统实现智能化也会带来巨大的利益。
我们都经历过中国大城市的堵车,这会导致能源浪费(车辆怠速)、污染、生产力损失并增加人们的焦虑。北京100,000辆汽车拥堵 5 分钟就意味着毫无必要地产生出 xx 吨碳。在世界上的许多城市中,某些最严重的浪费就是开车兜圈寻找停车位。
本人所在的 IBM 公司正在与斯德哥尔摩、新加坡、伦敦及布里斯班等城市合作来管理拥堵与污染。这些项目包括流量预测和建模以及智能、动态的收费系统。
在斯德哥尔摩,交通拥堵已经下降了 25%;污染情况根据所测量的排放物种类不同,下降了 8 - 40%;公共交通工具使用量每天增加了 40,000 人次。
智慧的系统还有可能增强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能够改善或者保证我们的食品供应质量/安全,因为它们能够在产品从农场、供应链到超市货架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跟踪和追踪 – 从而有助于减少食品导致的疾病并制止食品浪费。智能技术还将会被用于开发抗病力更强、产量更高的作物 – 这对于农户及消费者都是福音。智能水系统将能够增强我们对河流运作方式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对洪水泛滥平原的管理并促进经济发展。智能医疗保健系统将能够一方面帮助医生制定更好的决策并降低医疗保健成本,一方面还能够更好地利用整体的医疗保健资源,例如医院、诊所、医护人员等。
- 第1页:智能化带来巨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