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台湾地区的存储芯片大厂,茂德科技在2月14日遭遇了一点也不甜蜜的“情人劫”。当日,有一笔 110亿元新台币(约3.2亿美元)的海外公司债到期,但直到13日,茂德仅筹措到33亿元。
事实上,从今年1月起,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IT行业的新一波裁员浪潮,截至目前IT企业裁员人数已超过8万人,而位于电子业上游的芯片业成为其中的“重灾区”。
1月23日,德国DRAM内存大厂奇梦达(NYSE:QMNDQ)向慕尼黑地方法院提交破产申请。2月10日,美国最大NOR闪存芯片厂商Spansion宣布,其日本分公司已经申请破产保护。2月14日之后,由于巨额债务,茂德也难逃破产噩运。
“斗鸡博弈”
经济危机下,整个半导体产业增速放缓、收益下降、亏损、裁员、并购、重组,整个产业频频亮红灯,其中内存芯片将成为今年动荡中的主角。
行业市调机构DRAMeXchange的数据显示,DRAM颗粒价格2008年下滑近75%,全球前三季DRAM产业合计亏损逾80亿美元,DRAM 667Mhz 1Gb颗粒价格甚至从高点时的2.29美元下滑至最低0.58美元,不仅跌破厂商现金成本1美元(不计折旧成本),甚至逼近了后端封测价格0.6-0.7美元,使得不少DRAM大厂出现营运危机。
“预计内存芯片价格2009年内不会大幅提升,企业将削减投资降低产量来促进价格反弹。”三星半导体事业部总裁权五铉表示,过去18个月,1G DDR2的价格从6美元降到了0.6美元,内存芯片价格已经触底,“奇梦达等企业最近面临严重危机,但随之而来产业结构也将进入重新洗牌阶段,预计内存产业已经处于波谷,供应增长的明显减速将使价格有望在2009年结束前出现反弹。”
今年初,台湾力晶半导体公司和日本尔必达都宣布了削减内存产量,试图减产动态内存10%-15%,减产量占整个内存市场约2%。
“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创出单日暴跌4.23个百分点,最大原因是市场对半导体行业失去了信心。”iSuppli中国半导体行业分析师顾文军告诉记者,经济萧条所造成的需求、资金紧缩是外因,但各大厂商无限度进行的攻击性投资,即所谓的“斗鸡博弈”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产业内部危机。
一直以来,半导体产业的景气都在周期性循环,“斗鸡博弈”是指在不景气时逆势扩大生产,大幅增加市场占有率,当景气恢复时最大限度地赚取利益。然而,当大多数厂商不约而同地实施这种战略后,半导体价格一降再降,业界的不景气也就更加严重。据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WSTS)统计,2006年为313亿美元的DRAM市场规模在2008年已经缩小为276亿美元,预计2009年该数字将有可能锐减至216亿美元。
“欧美国家的经济虽依旧萧条,但亚太地区的需求却在增长。如果在最近的不景气周期中丧失市场份额,则恢复景气时就不能挽回损失。”LIG证券研究员崔胜勋则认为,在市场困难时期技术和生产上的投资对半导体企业尤为重要。
崔胜勋指出,三星收购闪存卡企业晟碟(SanDisk)、海力士投资入股台湾茂德、尔必达在中国新建工厂等,都显示内存产业前三甲均在为半导体市场恢复景气做准备。“景气恢复后,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占据优势将是理所当然。海力士、尔必达、美光为了继三星电子之后,占据DRAM市场占有率第2的位置,今年依旧将展开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