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服务器 > 产业 >

更快 更小 更低廉!集成电路50年变迁

更快 更小 更低廉!集成电路50年变迁

新浪 【转载】 2008年09月16日 08:27 评论

  4、集成电路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


更快 更小 更低廉!集成电路50年变迁

集成电路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

  1962年,德州仪器为“民兵-I”型和“民兵-II”型导弹制导系统研制22套集成电路。这不仅是集成电路第一次在导弹制导系统中使用,而且是电晶体技术在军事领域的首次运用。到1965年,美国空军已超越美国宇航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者。

  5、戈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

更快 更小 更低廉!集成电路50年变迁
戈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

  英特尔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也在集成电路的早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1965年,摩尔就曾对集成电路的未来作出预测。他推算,到1975年每块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元件数量将达到65000个。而实际上,每过12个月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元件数量都会翻一番。这就是现在我们所了解的计算机“摩尔定律”。

  6、“Busicom 141-PF”计算机

更快 更小 更低廉!集成电路50年变迁
“Busicom 141-PF”计算机

  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通常都是笨重的庞然大物。集成电路的出现改变了计算机这一形象。1969年,英特尔公司为日本计算机公司最新研发的“Busicom 141-PF”计算机设计12块芯片。但英特尔公司的工程师泰德-霍夫等人却根据日本公司的需求提出了另一套设计方案。于是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频道热词:LED照明  工作站  云计算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服务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