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评测
目前IT业界最受关注的莫过Intel和AMD的多核处理器之争,Intel预计在本月发布的首个6核心至强X7460处理器即将把多核大战推进到6核时代,而AMD也在近期透露了其6核心“伊斯坦布尔”处理器的路线图。除了6核处理器外,4核处理器之争也依旧在延续着,在今年第四季度,AMD计划推出其45纳米工艺的“上海”四核皓龙处理器,而Intel也将推出首个采用Nehalem微构架的处理器来阻击“上海”。
多核之争将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对于占国内99%的中小企业来说,选择高性能的多核服务器虽然可以提升效率,但是也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对于业务量不大而又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显得并不是很合算。前期IT资金不足、业务量较小、IT专业人员缺乏、业务发展迅速是国内中小企业的特点,故而选择价格较低廉、品质优良、便于管理和升级的服务器产品才更为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在今年8月下旬著名的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了第二季度的全球服务器市场调研报告,在出货量方面惠普摘得了桂冠,惠普ProLiant、Integrity系列服务器和不间断系统总体出货量为706,000台,位居首位,同比增长了8.7%。这其中x86服务器,也就是ProLiant系列服务器的良好市场表现是惠普取得佳绩的关键因素。惠普ProLiant产品线非常齐全,从入门级的单路服务器到高端企业级四路服务器,从Intel平台到AMD平台,惠普均有较为成熟的产品。
惠普ProLiant DL360 G5是惠普ProLiant系列1U机架式服务器中的畅销产品,主要面向资金和IT经验不足的中小企业市场。DL360 G5采用IA构架双插槽设计,支持双路英特尔四核至强处理器。采用免工具拆装、模块化设计,集成iLO2远程管理模块,力求简化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
惠普ProLiant DL360 G5
我们近期收到了一台配置了双路英特尔双核至强5150处理器的DL360 G5样机,这款老双核服务器是否能满足感谢中小企业的需求,我们在下文中将对其结构特点及性能表现进行阐述。感谢北京逸点再现商贸有限公司提供的惠普ProLiant DL360 G5(416563-AA1)评测样机。
二、惠普ProLiant DL360 G5配置分析
这款惠普ProLiant DL360 G5基于416563-AA1机型,标配采用单路双核至强E5150、2GB内存,没有标配硬盘。为了发挥DL360 G5平台性能,我们将配置升级为双路双核至强5150、4GB内存、3块2.5寸万转SAS硬盘并组建RAID 5磁盘阵列。下面是测试服务器详细配置情况:
HP Proliant DL360 G5 | |
外形/高度 | 机架式/1U |
处理器 | Intel Xeon 5150 2.66GHz |
处理器数量/最高 | 2/2 |
L2缓存 | 4MB |
芯片组 | Intel 5000p北桥+6321ESB南桥 |
内存/最大 | 4*1GB ECC PC2-5300 FB/32GB |
内存插槽 | 8个DIMM插槽 |
扩展插槽 | 1个全长PCI Express x8、1个半长PCI Express x8 |
硬盘/托架 | 3*146GB SAS 万转/ 最高6个2.5寸热插拔SAS/SATA驱动器托架 |
网络适配器 | 集成双 NC373i 多功能千兆网络适配器 |
电源/最大 | 700W热插拔/2 |
RAID支持 | HP智能阵列 P400 含256MB缓存,支持RAID 0/1/5 |
支持操作系统 | 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Microsoft Windows Small Business Server 2003、R2;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Novell NetWare;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Solaris 10 32/64 位;VMware 虚拟化软件 |
保修 | 3年现场保修 |
从配置来看这款DL360 G5构架于Bensley平台,处理器是代号“Woodcrest”的双核至强5150,采用65纳米工艺、酷睿微构架、1333MHz FSB、功耗65W。芯片组采用英特尔高端双路平台5000p,可以支持目前最新的英特尔45纳米5400系列至强处理器。支持32GB全缓冲内存,支持惠普独有的4:1交叉存取技术以及内存镜像技术,提高了服务器的可用性。磁盘子系统中应用了惠普智能阵列P400 SAS RAID卡,支持多种阵列模式,含256MB缓存,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能力并提高数据安全性。磁盘采用了2.5寸SAS硬盘,相对传统的3.5寸硬盘更为节能。
可以看出这款DL360 G5除了处理器外均采用的是目前主流的配置,并且具备升级到最新处理器平台的能力,最高支持32GB全缓冲内存和6块2.5寸SAS硬盘,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可以满足中小企业一段时间内的扩展要求。
三、惠普DL360 G5外观介绍
惠普DL360 G5采用1U机架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占用空间小,适合密集型部署,适合服务器托管,计算密度较高,但是扩展能力有限。下图是服务器的正视图,可以看到提供了6个热插拔硬盘托架,其中三个已经安装好硬盘。右上侧提供了一个超薄光驱位,可选DVD、DVD/CD-RW combo、DVD+R/RW 光驱。接口以及电源按钮等分布在服务器右侧。
惠普DL360 G5正视图
下面来看一下服务器前面板的细节情况,先来看服务器最右侧的功能区域,这个区域设置的比较紧凑,从左向右依次是VGA接口、电源按钮、UID按钮、电源及网卡状态显示灯、USB接口。虽然1U服务器的前面板资源很紧张,但是DL360 G5还是将接口按钮和指示灯很好的进行了布局,充分利用了资源,方便了用户操作。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UID指示灯,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当按下UID指示灯时,指示灯会变成蓝色,在机箱后挡板的另一个UID灯会同时亮起,可以用来在机架中定位服务器,并且当我们通过iLO2远程登录到服务器时,UID指示灯也会闪烁来进行标示。
在光驱位和电源按钮之间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独特的设计,惠普服务器故障诊断面板,按下用三角标识的按钮后诊断面板会弹出,通过诊断面板我们可以监测服务器内主要部件如电源、内存、处理器、风扇模块的工作状态以及机箱内部的温度是否超标。这个设计给服务器管理员提供了很大方便,一旦服务器硬件出现故障,我们可以通过诊断面板迅速确定故障所在,提高了管理员工作效率,降低了服务器故障修复的时间。
前面板左侧的设置就一目了然了,最中间提供了一个栅栏式散热窗口,可以形成中央贯通的风道,并减少灰尘的进入。其余的位置全部留给了热插拔硬盘托架,DL360 G5共支持6块2.5寸热插拔SAS硬盘,在1U服务器硬盘扩展能力算是比较优秀。2.5寸硬盘相对于3.5寸硬盘更为节省空间,并且更为节能,热量也更小,对于从整体上降低服务器能耗很有意义。但是2.5寸硬盘最大的缺点在于容量较小,不适合大容量存储,并且性能也要逊于高速的3.5寸硬盘,在后文中我们将有详细的性能测试。
6个纤小型热插拔硬盘托架,安装了3块146GB SAS硬盘进行测试
惠普DL360 G5机箱采用了免工具拆装的设计,通过服务器顶盖的拉手可以方便的将机箱拆开。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服务器后挡板的接口情况:下图是DL360 G5后视图,可以看到接口部分以及电源仓位的布局。DL360 G5提供了两个热插拔电源仓位,为了保证服务器的高可用性,冗余电源的设置还是很必需的。标配一颗700W热插拔电源。
再来看一下接口的细节情况,最左边提供了一个iLO2远程管理接口和2个USB接口,通过iLO2接口我们可以远程管理和监控服务器,这个功能在后文会有描述。然后从左向右依次是1个串口、1个VGA接口、2个PS/2接口、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最右面的是上文中提到过的UID按钮。
从惠普DL360 G5的外观我们可以看到几处亮点:机箱支持免工具拆装;UID指示灯便于定位服务器和了解远程登录状态;故障诊断面板便于管理员迅速诊断故障。这些设计使这款服务器显得非常人性化,显示了惠普细致的做工,为用户操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四、惠普DL360 G5内部结构
打开机箱可以看到在机箱顶盖上提供了服务器内部结构的图示以及拆装图解,比较形象直观,可以为首次拆装这台服务器的用户提供指导。
惠普DL360 G5内部部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风扇模块、处理器散热片、RAID卡等部件均可以免工具拆装,这样便于服务器的维护管理,一旦部件损坏可以快捷的替换,降低故障恢复时间。在处理器旁边的黑色导流盖板上提供了一个T-10/T15 Torx 螺丝刀,可以用来拆卸扩展卡。
再来看一下处理器和内存部分,处理器采用两颗Intel Xeon 5150,采用65nm工艺,核心频率2.66GHz,功耗65W。内存插槽配置了8根,最高支持32GB ECC DDR2 全缓冲内存,Intel 5000p芯片组支持四通道内存技术,如果四条通道全部插满的话,上行数据带宽可以达到21GB/s左右。
这台惠普DL360 G5配置了一块惠普P400智能阵列卡,这块SAS RAID卡含256MB BBWC缓存,采用LSISAS1078主RAID控制器,支持RAID 0/1/5磁盘阵列模式。这款RAID卡特点在于缓存可升级,可选电池供电,并且配置界面较简洁,容易配置。
网络方面集成两颗带有TCP/IP卸载引擎的NC373i多功能千兆网络适配器,采用Broadcom公司的BCM5708CKFB芯片。
惠普DL360 G5的I/O扩展插槽提供了两个,包括1个全长PCI Express x8、1个半长PCI Express x8。这样的配置在1U服务器中较为常见。
惠普DL360 G5内部结构紧凑,散热系统设计优良,从背板上的拆装图示、模块化设计、免工具拆装等特点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服务器在设计上力求降低管理难度,适合IT技能不足的中小企业用户。
五、远程管理功能
谈到惠普服务器我们不能不提到iLO功能,iLO是Intergrated Light-Out的缩写,是惠普独特的远程管理及监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对服务器进行远程开关机、重启、远程KVM、监控服务器状态,察看日志等操作,这个功能将管理员从环境恶劣的机房中解放了出来,管理员可以在远程完成对服务器的大部分操作。惠普iLO是基于硬件层面,惠普DL360 G5配置了iLO2版本,主板上集成了iLO2芯片。
iLO2远程管理芯片
通过iLO2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远程访问服务器,实现管理和监控操作。首先我们需要将客户端连接到机箱的iLO2接口,按F8进入配置界面,为iLO2端口配置一个静态IT。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进行访问。
进入主界面后我们首先可以看到服务器的统计信息,包括系统配置信息,部件工作状态、机箱温度等状况。
通过iLO2和还可以实现远程KVM功能,但是需要额外的License授权,默认的license是不能进行远程KVM操作的。
iLO2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配置简单,界面友好一目了然,即使是首次使用iLO2界面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对于IT经验不足的中小企业,iLO2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管理方案。
六、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及环境 | |
处理器性能测试 | CINEBECH R10 CINEBECH 9.5 |
内存速度测试 | ScienceMark 2.0 |
磁盘性能测试 | HD Tach version 3.0.4.0 IOMeter 2006.7.27 |
负载能力测试 | |
功耗测试 | 功耗测试仪 |
热量测试 | FLUKE Ti20 热像仪 |
磁盘阵列模式 | 3*146GB SAS /组建RAID -5 |
操作系统 | Windows Server 2003 EE SP2 32bit中文版 |
CINEBENCH:是一款以处理器的运算能力直接进行特定分辨率CG图片的渲染测试软件,可以测试多核心处理器效能以及多处理器协调性能的表现。我们通过CINEBENCH主要测试的是处理器在进行多任务处理时候的性能表现,以及四核处理器在多任务处理时候的优势能有多大。R10版本相对于9.5版本结果更为准确。
ScienceMark:Sciencemark本是被设计出来用以模拟真实科学应用环境的,通过对计算水分子总能量、钷元素求量子解、氩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等项目测试计算机内存、仿真分子动态效能和浮点精准效能。我们使用该软件来测试内存读写速度。
HD Tach: 是专门针对硬盘底层性能的测试软件。它主要通过分段拷贝不同容量的数据到硬盘进行测试,可以测试硬盘的连续数据传输率、随机存取时间及突发数据传输率。
IOMeter:IOMeter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IO测试软件,它包含了负载发生器(IOMeter称其为Worker),提供一系列标准测试组件以模仿实际应用,如WebServer(网站服务器)、FileServer(文件服务器)和在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在线交易处理)服务器。这些测试组件产生不同大小的输入输出请求和读/写分布,以模仿实际应用中的行为。
IXIA 400T测试仪:我们将采用IXIA 400T模拟客户端通过Web访问方式对服务器进行网络负载测试。通过硬件来模拟网络上的客户端发送应用请求,使我们可以模拟更多的客户端,更准确地衡量出服务器的Web性能。以HTTP性能测试为例,以往我们使用WebBench最多可以模拟一百二十个用户对服务器进行HTTP访问,而IXIA测试仪的每个端口就可以模拟上千个用户。
IXIA 400T
功耗测试:对于仅有少数服务器的中小企业来说,也许并不十分注重功耗的问题,但是对于多台服务器密集部署的数据中心,每年的电费开支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无论对于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功耗的节约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将采用PROVA WM-02功耗仪来进行服务器空载、满负荷等状态的功耗。
功耗测试仪
热量测试:热量的高低决定了服务器在长时间工作中是否能表现稳定。我们将采用FLUKE Ti20 热像仪来测试服务器各个部件的最高、平均温度,并且可以根据温度范围成像,更加直观的显示服务器各个区域的温度情况。
FLUKE Ti20 热像仪
七、测试结果
1、处理器测试结果
首先用CPU-Z来检测一下处理器的参数,这款处理器是采用65纳米工艺、代号“Woodcrest”的Intel Xeon 5150,核心频率2.66GHz,集成4MB二级缓存,前端总线1333MHz。
CPU-Z检测结果
我们采用CINEBENCH 9.5和CINEBENCH R10测试处理器的运算能力。首先采用CINEBENCH 9.5来渲染一张分辨率620x620、RGB模式、8bit色的图像,在处理器单核和四核的情况下分别渲染一次,测试结果:
CINEBENCH 9.5测试结果 | |
单核渲染得分/时间 | 438/51秒 |
四核渲染得分/时间 | 1435/15秒 |
多核速度提升 | 3.27倍 |
之后采用CINEBENCH R10来渲染一张分辨率800x600、RGB模式、8bit色的图像,同样是单核和四核情况分别渲染一次,测试结果:
CINEBENCH R10测试结果 | |
单核渲染得分/时间 |
2711/5分26秒 |
四核渲染得分/时间 | 9471/1分33秒 |
多核速度提升 | 3.49倍 |
对于数字可能大家会觉得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和以前的测试结果来对比一下,下面是单路英特尔45纳米四核至强E5410的CINEBENCH R10的测试结果:
单路至强5410 CINEBENCH R10测试结果 | |
单核渲染得分/时间 |
2843/5分11秒 |
四核渲染得分/时间 | 9884/1分29秒 |
多核速度提升 | 3.48倍 |
从测试结果的对比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双路5150和单路5410在CINEBENCH R10中的测试数值是很接近的,尤其多核速度提升上面几乎相同,这说明在Intel 5000p平台下双路处理器的协作非常好,接近于一颗四核处理器的核心之间的协作能力。从数值的对比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核心数量以及制程工艺的进步所带来的性能提升。虽然单路双核至强和单路四核至强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配备了双路双核至强5100系列的服务器满足中小企业不多的业务需求还是可以的。
2、内存带宽测试
内存带宽测试结果为3981.70MB/s,各子项测试结果请参考下图。
从测试结果来看得益于至强5150处理器1333MHz的前端总线和具备四通道内存技术的Intel 5000p平台,这款惠普DL360 G5在内存读写带宽方面并不逊于目前主流的四核至强和Intel 5000p的组合。
3、磁盘性能测试结果
HDTach测试结果:磁盘系统平均读取速度88.3MB/s,随机访问时间7.1ms。
HDTach测试结果
Iometer测试:
为了测试服务器的最大I/O性能,我们采用这样的脚本进行测试:
Max IO(read):
测试读取尺寸为512Bytes,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即为100%连续读取,队列深度256,用于检测磁盘子系统的最大读能力。
Max IO(write):
测试写入尺寸为512Bytes,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即为100%连续写入,队列深度256,用于检测磁盘子系统的最大写能力。
看到这样的测试结果令人有些费解,IO读取速度高达8万,但是写入速度仅仅有2K多,读取和写入速度相差十分悬殊,这是不正常的。正常情况下IO写入和读写速度会有一定差距,但是不会相差一个数量级,经过多次测试结果均无太大变化。
后经过多方尝试,终于在P400 RAID卡的管理软件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 7.85中发现一个“Physical Drive White Cache Setting”的选项,在其中可以开启或者关闭物理写缓存,将物理写缓存更改为开启状态后,我们再次进行了Iometer的测试。
通过开启物理写缓存选项前后的测试数据对比来看,开启后IO读取暴增到了10万以上,写入IO虽然增长到了3K以上,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个数值还是不正常的,多次测试均无太大变化,将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管理软件版本更新到最新也无明显变化。
再经过多方的尝试,笔者怀疑问题出在RAID卡以及管理软件上,“Physical Drive White Cache Setting”选项实际上通过软件并不能完全的进行控制,尽管将物理写缓存开启,但是我们只能将读写比例设置为100%读取、0写入,也就是说RAID卡上配置的256MB缓存还是被完全用于读取,实际上并没有应用于写入。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没有配置电池为缓存供电,为了防止断电时缓存内没有来得及写入硬盘的数据丢失,管理软件在没有电池为缓存供电的情况下自动限制了写缓存的启用。
4、网络负载测试
我们采用IXIA 400T测试仪模拟客户端,通过Web访问的方式来测试服务器负载。我们设计了一个最小的静态页面和动态页面来测试服务器的最大请求数。在服务器上启用IIS,发布网页,在测试静态页面的时候我们利用IXIA测试仪模拟20000个客户端来进行访问;在测试动态页面的时候使用ASP动态页面配合ACCESS数据库,将客户端调整为1200个来进行测试。
静态页面测试结果
我们测试的是200秒内IXIA 400T测试仪访问服务器test.htm静态页面所达到的请求数,在第6秒的时间内,服务器的请求数达到了峰值为36421,第10秒时降到了最低值28603,然后曲线缓慢增长,到74秒左右波动非常平缓,始终保持在33000-35000之间,此时服务器的响应能力已经达到饱和。在测试过程中CPU占用率大概在31%左右,网络占用率为21%左右。
动态页面测试是通过IXIA 400T测试仪模拟用户访问index.asp页面来获得最后成绩。我们依旧节选了0至200秒的测试成绩,其最高值是第6秒,达到348,在第12秒后基本达到饱和,平均是在300之间。由于在动态网页测试过程中大幅降低了客户端数量,在测试过程中网络带宽占用较少,在3%左右,但是处理器占用率几乎是100%。
5、功耗测试:
采用功耗测试仪测试功耗较为简单,将功耗测试仪连接进入服务器电源电路即可。测试结果:
通电不开机情况:16.7瓦特
启动瞬间峰值:295.0瓦特
开机服务器空载:192.5瓦特
服务器满载:250.5瓦特
我们是在使用IXIA 400T测试仪,利用动态页面测试将服务器性能利用至满载情况来测试服务器满载功耗。
6、温度测试
为了测试服务器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我们利用IXIA测试仪将服务器满载运行一段时候后来进行温度测试。测试时室温25摄氏度左右。经测试服务器最低部件温度24.6摄氏度,最高部件温度50.5摄氏度,平均温度27.3摄氏度。
通过热成像图可以看到,内存部分、主板南北桥温度较高,由于是在经过Web负载测试之后进行的温度测试,所以I/O芯片部位温度也较高,这和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比较类似。
八、总结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惠普DL360 G5服务器在性能上有如下特点:处理性能中规中矩,双路双核处理器性能表现和目前主流的单路45纳米四核至强处理器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但是也可以基本满足中小企业不多的运算需求,支持45纳米至强处理器,提供了一定的扩展空间;磁盘系统测试中可能是电池的原因导致结果并不准确;负载性能表现上佳,在静态和动态网络负载测试中的成绩和我们之前测试过的主流45nm平台服务器差距并不很大;功耗控制出色,满载功耗控制在250W左右,这要归功于酷睿微构架至强处理器以及2.5寸硬盘的应用;服务器温度还是偏高,这可能也和室温偏高有关,用户需要注意控制一下环境温度。
从设计上来看这款服务器具备更多的亮点,做工精致,细节处理很人性,在设计上力求降低管理难度,如采用免工具拆装、模块化设计,设置了故障诊断面板和UID指示灯,这些设计均为管理员对服务器硬件故障诊断提供了很大方便。
再从管理功能上看,iLO2远程管理功能提供给管理员一个方便快捷的远程管理方案,通过iLO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Web方式实现远程开关机、重启、远程KVM、监控服务器运行状态等操作,将管理员从机房中解放出来。随机附带的SmartStart工具可以实现图形化的操作系统部署、建立磁盘阵列等功能,免去了用户自行安装驱动的麻烦。
总体上来看这款双核服务器无论在性能还是设计上都比较符合中小企业应用的特点,考虑到相对四核服务器更为有优势的价格,这款惠普DL360 G5称得上是一款非常超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