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作者:鲁畅

    从无大同世界 区块链去中央化不是无国界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区块链技术痛点多 产业模式仍在升级

      从区块链自身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记录价值信息、记录商品服务的交易和位置信息的区块链1.0时代和制定未来规则的智能合约阶段,即区块链2.0时代(也有人认为区块链3.0是超金融领域)。从区块链的分来来看,可以根据记录对象不同分为共有链、私有链和混合链;也可以根据证明机制不同分为工作量证明(PoW)机制和其他证明机制(如PoS股权证明机制、PBFT拜占庭容错机制等)。

      无疑,区块链在去中心化、去中介的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交易效率,减少了交易成本,但是作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在可追踪性与开放性方面的优势,却是通过牺牲传统数据库CURD(创建Create、更新Update、读取Retrieve和删除Delete)中的可更新性与可删除性来获得的。这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在获得了“无法篡改”和“不可抵赖”能力的同时给网络带来极大的潜在压力。

      表面来看,区块链是一种难以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技术,因为这一技术的核心属于公共数据,只有重大补充和改良才可以获得专利。据统计,全球已经有24多个国家正在投资区块链技术,80%的银行将在2017年前启动区块链项目,90多个中央银行加入了区块链讨论,90多个公司加入了区块链联盟。在过去三年里,区块链的风险投资超过了14亿美元,产生了2500+的区块链相关专利。也就是说,区块链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正在引起一场专利之战

    不存在世界大同 区块链去中心化不是无国界

      如此看来,现在就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全盘接纳还为时过早:大量的区块链痛点需要解决,去中心化能否承受“代码及标准”的部分中心化的挑战,缺乏监管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也许会成为违法行为的滋养地。尽管我国Fintech发展迅猛,但我国相关部门也曾表示,如果风险和监管没有解决之前,区块链的技术不可能大面积的应用,最多是试点。所以说,在区块链技术仍存在大量痛点的情况下,无论比特币价值再高,概念再火,都不可能出现广泛应用的情况。因为在没有政府监管的环境中,不可能出现一种真正普及的无国界货币。

    网站安全小目标:用HTTPS加密
    欢迎关注公众号:yijianyingxiong,了解更多资讯!

    标签:服务器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