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作者:范平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

    本文导航:

    品牌:Intel 服务器CPU

    1小故事大思考:传统服务器面临困境

        前言:云计算时代,一切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IT基础设施方面,就是传统服务器将被新型服务器所取代,最终传统服务器会如同当今PC那样面临同样的市场萎缩……

      这几天,在服务器市场最惹人关注的莫过于联想首推IPDC专属服务器和天地超云推“英雄战略”。细心的朋友想必也能感受到,这二者其实都透露出厂商对于未来新型服务器市场的参透: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3月8日,联想在京宣布了其在IPDC行业的重点策略,代表联想行业定制能力和创新实力的IPDC专属服务器产品家族和解决方案也一并亮相;

       3月12日,天地超云在上地云基地发布了云计算“英雄战略”,也就是面向云计算而部署“HERO”战略,打造高密度(High-density)、低能 耗(Energy-saving)、易管理(Reorganization )、系统优化(Optimization)的云服务器及其整套解决方案。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联想IPDC专属服务器产品家族

        选取以上两个最近的服务器动态,旨在说明服务器市场正在“暗潮涌动”,传统的服务器市场将逐步引发动荡(萎缩和转型)。包括此前的Facebook、Google、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定制化服务器解决方案,其实也都是在说明传统服务器遭遇着困境。

        困境缘何而来?

      云计算。从2013年开始,云计算将真真切切地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云(云应用、云部署和云服务、云平台),导致人们更多的将精力投放在了应用体验上。传统的服务器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扩展性,在云时代环境下,变得不那么重要——相比具体的负载应用和用户体验而言 ,而这些工业化标准在带给服务器产业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却也早已诞生了一个“同质化”竞争的怪胎

      人才和蠢材本质上其实都属于怪胎。这些工业化标准导致的同质化竞争,势必也会让传统服务器走向萎缩或者面临转型的命运。有意思的是,殊途同归——类似的变动也在人们感受更为直接和深刻的PC领域上演——PC将逐步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超极本、平板电脑或者更加智能的一体化PC。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计算方式也将从桌面到数据中心转变,从IT架构到Fabric体系结构转变。而且IT基础设施也将更多的考虑到多用户单任务,而非传统的单用户多任务服务交付的形式(更加注重。传统的服务器将更多地为具体的应用而重新考虑设计体现和架构层级,而不单单是工业标准那么简单(实时性、准确性、规模化要求更高。)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服务器更多最新文章《||》中关村在线技术论坛《

    》中关村在线商用资讯官方微博《

    产品:X1 Carbon Touch ThinkPad 超极本

    2替代:超极本-云服务器

        信息社会,人们对计算的需求不会凭空消失,相反只会越来越浓厚。对于PC带来的办公、娱乐等需求会随着科技力量的创新而转化到诸如超极本、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等产品平台上。也就是说,PC将逐渐会由这些超极本、平板电脑、手机取代。

        时至今日,超极本将迎来其第三代(Haswell)发展时期,变形、触控、超薄、超低功耗(超长续航)、高性能的特点,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性能、便携、移动办公和娱乐的需求。尤其是在企业办公领域,基于英特尔博锐技术的商用超极本,也将为人们的高效工作、业务提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PC拥有的功能,超极本几乎都有,甚至连平板电脑都能满足一部分用户对于办公(娱乐就更不用提了,那是平板电脑的看家本领)的需求。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基于英特尔博锐技术的商用超极本

        从以上简单的例子,或者我们将其看做是早几年就在发生的活生生的例子,从这些实例中可以了解到,传统的服务器也将上演类似的变革,而且相比消费级领域,企业级市场或者说IT系统的后端,其平台切换的速度和频率会晚一些

        但姗姗来迟的变革,总归还是会来的。云计算时代下,传统服务器也将面临PC类似的境遇:

      能耗与成本

      十年前IDC分析师就在给人们强调TCO总体拥有成本的理念,然而在当时的CIO/IT经理人员往往并不在意,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产品本身的性能、性价比,而忽视了放置在数据中心运行的能耗、运维成本。运维本身关系到IT系统的效率稳固性,间接地还将增加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雇佣、培训成本。

        应用导向

        传统服务器在工业标准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采购基于当代最新架构的服务器来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或者资源池。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BYOD等趋势的逐渐增强,其背后的应用会随着负载规模化而对服务器基础架构产生鲜明的差异化需求。比如互联网行业的高密度、多节点计算需求,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需求,BYOD需要对多种设备终端进行更智能高效的管控……等等,这些都说明需要有对应的服务器产品解决方案。

        融合与创新

        融合,其实与我们后文要谈到的“一体机”有关联。这里我们主要从云时代下的新型服务器解决方案来探讨。技术不断在创新和进步,传统的以塔式、机架、刀片为形态的服务器将在云时代变得不那么重要,取而代之的是针对性的一体化服务器产品解决方案。比如今年年初百度推出的基于ARM存储服务器的解决方案,就是百度基于自身应用特征而设计研发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基于ARM架构的百度存储型服务器

        而这种利用ARM架构平台融合自身设计元素,其本身也体现了融合的趋势。当然,在各种新型服务器包括云服务器平台上,融合的特征还体现在服务器内部的整体模块化设计和软硬集成的解决方案。

        回到我们此前介绍的这两个实例,联想推出的涵盖高密度ThinkServer SD 330、SS430以及存储型服务器RD430、RD430X,也是面向IPDC(互联网/数据中心)对于高密度计算和存储的应用场景的专有方案。而天地超云推出的高温服务器、云服务器,其实也是迎合“为云而生”的新生代服务器市场发展方向。 

    产品:RD630 S2609 4/1THROD ThinkServer 服务器

    3转型:电脑一体机-机柜一体机

      人类的进步,根植于人类本身的惰性。技术的复杂性只能说明技术发展得还不够成熟、人性化。由此而带来的是技术人员的专业度和通用性(专才和通才)的割裂,并使得运维的管理始终存在效率、可靠性问题。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们只关心你能否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和功能,而不管你背后的平台来自A还是B,也不关心这些平台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你采用了新型服务器,也未必能博得用户的认可——毕竟这些新型服务器也同样离不开传统的运维管理和部署等问题。

        我们将这种现象解读为软硬一体机需求的出现,类似于1998年苹果推出的电脑一体机iMacG3。这种电脑一体机兼顾了PC和笔记本的优势,但也同时可以简化繁琐的管理,同时还可以减少场地占用、能耗开支,而且也具有更为强大的移动便携性。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苹果新老iMac(左侧为iMacG3)

      传统服务器让位给云时代下的专属服务器,比如一体机。一体机在这几年逐渐成为各大厂商的行业解决方案而推出,比如IBM专家集成系统、甲骨文大数据一体机、华为FusionCube一体机等等。这些一体机的出现,其实也有着时代背景特征:

        融合与运维管理

        这里的融合,更多的是软硬件的融合,解决方案的融合。一体机服务器主要是针对某种特定应用而推出,比如互联网应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云基础架构一站式部署等等。比如华为FusionCube深度融合一体机,高度集成了华为Cloud OS软件、融合架构硬件平台OSCA 、融合存储DSware。

    云计算时代突变 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
    FusionCube一体机组成结构示意图(点击查看大图)

        与此同时,一体机的出现也是实现更为高效统一运维管理的需要。将计算、存储、网络和内部监控系统统一起来,通过预装管理软件实现平台化统一监控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与ISV等软件提供商合作,形成特定行业、工作负载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构建基础架构

        截止目前,还没有任何服务器或者基础设施比软硬一体机部署(云)基础架构来得便捷、高效而又可靠。如果将单个的服务器比作PC时代的各个内存、磁盘、CPU模块的话,那么软硬一体机就是PC时代的品牌PC——安全可靠的品质做工和值得信赖的管理、售后。在这个假设前提下,无论是否拥有攒机经历的各位读者,相信能知道何种选择更有利于快速上手、提高生产效率(发烧级别的除外,毕竟一体机不属于娱乐产品,而是支撑业务发展的生产工具。)

        这种一体机其实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意义更为重要。由于他们受制于技术实力、财政预算的业务规模的影响,一般较少会自己为某个项目开建数据中心,而是采取更为明智的类似一体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通过成熟的产品和技术确保第一时间部署提供服务支撑。也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并带来的场地占用成本。 

        即插即用

        即插即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海量的数据和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需要有一种即插即用的服务器平台来胜任。传统的服务器并不能适应这种快节奏、易管理、灵活便携的需求(模块化数据中心,或者说集装箱数据中心,属于DC级别,不能完全等同于服务器来看待。)

        通过以上简要介绍和分析,本文主要说明的就是,传统服务器已经不能胜任云时代下的主流业务应用需求。当然,在某些低端、常规的工作负载中还是有市场的(比如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DNS服务器等等)。而对于互联网、分支机构、云服务商等行业来说,将会更多的需要新型的定制化服务器,这种定制化一方面会来自企业用户自己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会来自针对这种行业应用的专属服务器解决方案。包括为SMB构建私有云平台等应用来说,一体机和定制化服务器才会是未来的主流。

        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服务器或步PC后尘——市场逐渐走向萎缩、应用领域逐渐单一。取而代之的则是这些符合云时代特征的“云服务器”、一体机。在这种背景下,服务器市场势必将迎来新一轮变革,联想、华为、天地超云等国产服务器厂商,能否最终突围、超越三大国际服务器厂商,就看云时代下他们有着怎样的深刻洞察和市场布局

        让我们拭目以待!

    4ThinkServer RD630 S2609 4/1THROD详细参数

    返回分页阅读

    本文导航: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