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服务器 > 产业 > 郑新立: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的转型

郑新立: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的转型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涂兰敬 【原创】 2011年03月25日 10:56 评论

    3月25日上午,IBM论坛2011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围绕主题“转型的智慧”,IBM分享并总结了2010年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对2011年的重大策略、年度业务重点等,作以了美好的展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长郑新立在此次IBM论坛2011上做了题目为"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的转型"精彩演讲。

     郑新立回顾十年前,他曾经带领中国央企30多个老总到IBM在纽约的一个培训中心进行企业治理结构的研讨杠杆,当时就感觉到IBM正在转型。从以硬件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现在他感觉到IBM的转型已经完成了。 

    同时,郑新立也表示,刚刚闭幕的“两会”给我们传递了许多信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在未来的五年我们向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主线,这个转变不仅关系到今年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关系到未来五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而且关系到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关系到中国经济能不能够在未来20年走出中等收入的限制。  


承载百年历史 IBM论坛众家谈智慧转型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长 郑新立

    以下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长郑新立演讲具体内容: 

  第一个转变要有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重点是扩大消费的经济增长的拉动过程。第二个转变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要改变高度依赖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个转变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要改变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来推动增长。第四个转变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要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向城乡协调发展转变,第五个转变就是我们要改变区域差距拉大的状况,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第六个转变就是在内外经济结构上我们要改变以引进来为主这个转变,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扩大走出去的力度。   

  在需求结构上由投资、出口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转变呢,这是从我们国家前30年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结构性问题提出来的,大家看到三条线,可以看的很清楚。从78年到2009年这三十年的时间里,上面蓝色的线代表最终消费率,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这样一个趋势。

    第二条线是居民消费率跟最终消费同步在下降,最高的时候是1985年,居民消费率是53%,现在下降到35.1%。去年我们生产了将近30万亿的GDP,仅仅拿出1/3多一点让老百姓消费掉了,剩下2/3都是投资了、出口了,所以居民消费非常低下,绿色的线投资率正好跟消费率反向运动,是一个缓慢升高的趋势,去年升高到47.7%,也就是说我们生产了30万亿GDP,仅仅拿出1/2进行投资,我们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最重要比例关系的扭曲,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就意味着我们的宏观经济效益低下,如果这个状况不再转变的话,经济增长可以说就没有后劲了。你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产品卖不出去,没有需求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必须和经济的增长同步得到提高。

    这样一种增长模式是跟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是相对应的,所以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第一个转变就是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让老百姓口袋的钱多一些,增长消费,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跟中国美国日本的居民消费率的对比,大家看到中国2009年是35.6%,去年是30.1%,美国是70.1%,日本是56.8。   

  消费率低下的原因就是这个原因,由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去年我们有一个观点,居民收入的增长不能高于经济的增长,工资的增长不能高于劳动生产力的增长,因为这个杠杆每年我们的收入增长和工资的增长都比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低那么2、3个百分点,30年下来,每年低2、3个百分点就是这样一个曲线。在整个我们创造财富里面,居民收入占的比例逐步下降。   

  前面我在政协提了一个提案,叫“双提高”的提案,就是用3-5年的时间,让我们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由现在的43%提高到53%,提高10个百分点,让居民消费率由现在的35%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0%。即使达到了53和50这个比重,比我们历史的最高水平还低两三个百分点,所以实现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温总理提到了“双同步”这样一个政策,就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要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步,工资的增长速度要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同步。“双同步”如果真正能够得到落实,我们收入比重下降,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的趋势,就有可能得到遏制,出现一个拐点,然后逐步上升。  

  增加收入扩大内需,总理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四项措施:第一扩大就业、鼓励创业、打破垄断。第二就是增加工资,增加工资里面提出了“三个机制”、“两个标准”,三个机制就是工资的提高要有一个集体协商机制,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的保障机制,两个标准就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扶贫标准。第三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第四个措施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上是第一个转变,我们相信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我们在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上一定有一个较大的转变。  

  第二个转变是在产业结构上由第二产业带动为主向逐步加大第三产业带动作用转变。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比例,全世界服务业的比重占到55%,发达国家72%,中国只有43%,这个比例太低了,这是跟美国对比,美国历史上服务业的比重上面黄的是服务业,下面是第一产业,中间是第二产业,可以看到服务业已经上升到80%了。  

  这是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私人服务业的增加,因为政府的消费占十三点几,其余都是税务部门,政府消费部分基本上都是服务的消费,再加上税的部门的消费一共占到80%。再看看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大家看的很明显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还说的是产值的比例,如果说到就业的比重,那就更低了,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只有34%,美国是占到80%,所以我们就业的压力很大。这是中国和美国我们GDP的结构的对比,大家可以看出来,中国和美国比,我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总规模,已经基本相当,但是美国是14万亿GDP,我们只有5万亿,差了9万亿,差在哪?就是差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我们比美国少了9万亿美元,所以经过10几到20年,我们要在经济总量上赶上和超过美国,要在服务业做出9万亿的GDP来,大家想想,9万亿美元这么大容量的服务业增加的容量多大。光是金融业,美国的金融业,金融产业每年的增加值是两万多亿美元,中国的金融产业是800多亿美元,差十几倍。所以,服务业是未来十几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点。这是中国于美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比,上面的红线是美国的占80.5%,中国是34.3%。怎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一些措施,就是要从税制改革上入手,我们中国的服务业增长慢,最重要的就是税收,服务业的税收实行营业税,第三产业是增值税,营业税的税负比增值税的税负重1/3,所以我们要从生产性的服务业入手,要把服务业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可以减轻服务业税收的负担。另外还有个体户的起征点要提高征收税的起征点。所以服务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在中国会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第三个转变就是在要素结构上,要由物质消耗为主向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在技术进步方面,要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另外要加大国家财政用于研发的投入,我们提出要从“十二五”起,整个研发投入要占到GDP的2.2%,现在只有1.7%,美国是接近3%,全世界最高的是芬兰,是达到3.9%,另外是瑞典达到4%,我们只有百分之1点几,比例太低了,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的比重。应该说中国和美国现在在研发上我们的差距太大,09年美国申请了5万项国际专利,中国申请了8千项,中国是美国的1/6,但是去年美国申请国内专利略有下降,中国增长了百分之50几,所以去年中美两个国家申请国内专利的数量由前年的1:6,变成了1:3.6,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在创新能力上赶上美国还是有希望的。  

  还要改善管理,建立现代的管理制度。还要提高劳动的素质,扩大大学生入学的比重。现在中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上大学的人数在同龄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24.2%,有人说这个比重太高了,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了。我说这个比例太低,你看看台湾,台湾大学生毛入学率已经在50-60%,再看看韩国、再看看日本,人家的大学生毛入学率达到60-70%了,现在我们百分之20几就算多了,主要是调整教育结构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第四是城乡差距这方面要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城市化率的提高,是未来十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所在。现在我们的城市化率有47%,从1997-2007年是中国城市化率提高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平均每年城市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今后20年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市化率有可能达到57%,到2030年城市化率有可能接近70%。中国城市化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城市化率基本上就稳定下来了。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潜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资需求是十万块钱,一年我们增加一千万人需要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现在的公共服务的投资需求就是10万元人民币,有的时候中国增长速度慢下来了,我说说的不对,为什么不对呢?就是光城市化这一个拉动作用,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建设的投资需求就足以拉动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   

  第五是在区域结构上要由沿海率先发展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现在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在投资的增长速度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发生变化了,现在中西部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东部。现在还是要通过产业的转移、通过加大对中西部的扶持来加快中西部的发展。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四个机制,第一是市场机制,第二是服务机制,第三是合作机制,第四是扶持机制。四个轮子同时转,我们中西部的发展就可以大大的加快,这几年我们看到最近这七年增长速度最米的是哪?是内蒙,内蒙已经领跑中国经济增长七年了,像天津80、90年代增长速度慢,最近增长速度是第二。中西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另外我们还要搞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另外就是未来十年到20年中国将形成三大都市群,形成三个世界级的经济增长集,一个是长三角、一个是珠三角一个是京津环渤海,长三角去年的GDP总量是1000亿美元,珠三角是800亿美元,京津环渤海是700多亿美元。根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一个是纽约,包括费城、波士顿,大纽约去年是1.9万亿美元,小纽约的经济圈只有1.2万亿美元。第二是东京经济圈,去年的GDP总量是1.7万亿美元,按照我们现在的状况长三角去年是一万亿美元,再用20年翻两番就能够达到4万亿美元,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全世界最大的都市群,最大的经济增长群。第二就是珠三角,第三是京津环渤海,到2025年左右,当中国的GDP总量超过美国的时候,中国形成三大都市群,在世界上经济群的总量要排在1、2、3位。所以各位产业链有研发、有生产、有营销,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各种产业要配套,才会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增长点。最后有一个转变,对外经济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方向转变。   

  中国去年的进出口值是一万四千亿美元,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我们的进口值达到3万亿美元,今后五年中国的进口总量将达到十一万亿美元,这块市场由谁来占。去年我们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日本,第二大是欧盟,第三大是东南亚,第四大是韩国,第五大来源是台湾,美国现在掉到第六位了,去年进口一千多亿美元。中国大市场是开放的,谁都可以来占领,谁愿意利用中国的机会,谁就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间能够更多的获利。   

  现在海外投资正在增加,现在海外投资两万八千亿了,再过几个月就三万亿美元了,现在成为一个包袱了。另外我们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这两个是两个包袱,但是把两者合在一起看就是优势,这就是由资本输出带动商品劳务输出,通过海外投资来解决通过长远发展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的瓶颈约束,立足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牺牲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扩大海外投资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海外投资将会成为今后十年二十年中国企业一个大的趋势。中国和美国也做了比较,我算了一下2026年中国总量可能可以赶上和超过美国,即使赶上和超过美国,人均差的很远,我们的人均要赶上美国还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总量超过美国了,还要继续努力。

查看本文作者 涂兰敬 的其他文章>>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LED照明  工作站  云计算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服务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